兩會后究竟該不該買房?你得先看看這個
發布時間:2017-3-18 14:37:07 點擊次數:3323
經歷了連續兩年的樓市火爆,加上今年開春諸多熱門一二線城市樓市成交量低迷,這讓今年的樓市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每年3月的兩會一直被視為樓市風向標,這意味著霧里看花的樓市將會有一個新的政策指導方向。
對于我們每一個城市居民來講,兩會對于房市究竟會有多大影響?而這樣的影響又會持續多久?讓我們用歷史事實來說話。
2015年:庫存壓力大,低迷后的井噴期
2015年年初,任志強表示“目前樓市庫存壓力仍然很大”,而在此之前樓市已經經過了兩年的低迷期。因此,當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有了“抑制”、“投機”、“調控”等詞匯,取而代之的是“穩定”、“支持”,有關房地產的定調是相對平穩和積極的。
兩會剛剛落幕,緊隨其后的“330新政”、4月5月央行降息降準等利好立刻為全國樓市注入了一劑雞血:自4月份開始諸多城市住宅成交量大幅飆升,在這樣的刺激之下,全國尤其一二線重點城市進入了一輪長達18個月的房價持續走高期。
2016年:過熱城市的收緊信號
2016年兩會的話題中,房地產絕對是熱門中的熱門。當時北上深三地房產均價都在四萬元以上,個別二線城市的房價同比更是暴漲近1倍。這樣的形勢之下,各地政府明確表示將對一線及過熱城市暴漲的房價收緊調控,三四線城市延續去庫存政策。當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因地施政”也應運出臺,提出因城施策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從4月開始全國多城陸續進入了政策調控期。首當其沖的就是北上廣深四大城市,除限購之外還包括了稅收和金融政策的配合:深圳的325樓市新政和上海325滬九條中,都明確了限購限貸條件,期望以此為熱門城市的房價降溫。
然而各項限購依舊攔不住樓市的火熱,大規模的低成本資金借道資產管理公司、基金公司等進入一二線房地產市場;之后寬松貨幣環境的加碼,再度大幅刺激樓市開啟瘋狂搶購房價飆升的局面。
直到全國多城開啟國慶調控風暴,一二線城市的樓市熱度也終于開始下降,并催生出周邊城市的樓市火熱。從導向上來看,政府是希望把房地產產品回歸到它的居住屬性上來,但土地變化及供應鏈調整,反而讓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房價再度分化。
2017年:限購與去庫存依舊,維穩或是大主題
3月5日發布的2017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透露了2017年房市的關鍵詞:強調“居住屬性”,并著手“分類調控”以達到“維穩”的目的。
經歷了連續兩年的樓市火爆,加上今年開春諸多熱門一二線城市樓市成交量低迷,這讓今年的樓市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每年3月的兩會一直被視為樓市風向標,這意味著霧里看花的樓市將會有一個新的政策指導方向。
對于我們每一個城市居民來講,兩會對于房市究竟會有多大影響?而這樣的影響又會持續多久?讓我們用歷史事實來說話。
2015年:庫存壓力大,低迷后的井噴期
2015年年初,任志強表示“目前樓市庫存壓力仍然很大”,而在此之前樓市已經經過了兩年的低迷期。因此,當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有了“抑制”、“投機”、“調控”等詞匯,取而代之的是“穩定”、“支持”,有關房地產的定調是相對平穩和積極的。
兩會剛剛落幕,緊隨其后的“330新政”、4月5月央行降息降準等利好立刻為全國樓市注入了一劑雞血:自4月份開始諸多城市住宅成交量大幅飆升,在這樣的刺激之下,全國尤其一二線重點城市進入了一輪長達18個月的房價持續走高期。
2016年:過熱城市的收緊信號
2016年兩會的話題中,房地產絕對是熱門中的熱門。當時北上深三地房產均價都在四萬元以上,個別二線城市的房價同比更是暴漲近1倍。這樣的形勢之下,各地政府明確表示將對一線及過熱城市暴漲的房價收緊調控,三四線城市延續去庫存政策。當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因地施政”也應運出臺,提出因城施策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從4月開始全國多城陸續進入了政策調控期。首當其沖的就是北上廣深四大城市,除限購之外還包括了稅收和金融政策的配合:深圳的325樓市新政和上海325滬九條中,都明確了限購限貸條件,期望以此為熱門城市的房價降溫。
然而各項限購依舊攔不住樓市的火熱,大規模的低成本資金借道資產管理公司、基金公司等進入一二線房地產市場;之后寬松貨幣環境的加碼,再度大幅刺激樓市開啟瘋狂搶購房價飆升的局面。
直到全國多城開啟國慶調控風暴,一二線城市的樓市熱度也終于開始下降,并催生出周邊城市的樓市火熱。從導向上來看,政府是希望把房地產產品回歸到它的居住屬性上來,但土地變化及供應鏈調整,反而讓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房價再度分化。
2017年:限購與去庫存依舊,維穩或是大主題
3月5日發布的2017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透露了2017年房市的關鍵詞:強調“居住屬性”,并著手“分類調控”以達到“維穩”的目的。
報告提出要“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并“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同時重視“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規范開發、銷售、中介等行為”,這意外著國家已經開始強調住宅問題本身是存在多層次需求的,分清市場與政府的分工后,會讓市場的維穩之路走的更順;著手改善供應端預期,在土地供應規模有限甚至下降的情況下做好調控,一切以穩字當頭。
而根據過去兩年的經驗來看,報告指導內容如何落實到政策上,直接決定了房產市場的未來走勢。目前看來在兩會維穩的主基調下,各地政府可能會基于當地市場環境再度出手調整市場,三四線城市依舊以放寬信貸資格等利好來達到去庫存的目的,而一二線城市會加大調控限制的力度;但與此同時,許多一線城市的購房條件已經達到“史上最嚴”,如何“因地施政”的再度加碼恐怕是各地政府所需要集中解決的大問題,不過總體看來今年的房價會回歸理性,不太可能出現前兩年的大幅起落。
政策在預期之內,而民眾似乎也對房產市場回歸到平穩健康的狀態表現出了足夠的信心。
根據安居客在本月初發布的《2017年2月國民安居指數》報告來看:
購房者信心指數環比增長2.7%,并且超過五成認為政府一定會出手抑制房價泡沫;而經紀人方面環比上漲5.3%,其中有36.1%認為2017年房地產市場供應量會上漲超過10個點?;诎簿涌推脚_目前市場第一的占有率及旗下數量最多的經紀人規模,這樣的信心指數在一定程度上足以反應出市場的未來走向。
雖然報告中2月全國30余個大中型城市銷售面積成交量環比下降了27%,但在安居客房產分析師看來這只是一個短暫的“冬歇期”。首先,近期各地房管部門對商品房銷售許可證審批嚴格,所核準的銷售價格距離開發商的目標價位存在一定差距,部分開發商開始選擇放慢開盤速度或銷售策略,從而期望后期可以取得更高的銷售價格;而且,2月一直是樓市傳統淡季,適逢春節假期,新開盤項目較少,成交量下滑也是情理之中。
綜合來看,未來幾個月樓市應該會保持穩中有升并迎來新的“小陽春”,而各項限制調控及房產稅的相關消息,也意味著短期內房價不會出現暴漲。
兩會后究竟要不要買房?
● 對于“剛需”人群來講兩會后是個買房的好時機,特別是在熱點城市擁有購房資格的,今年有機會以更合適的價格買到房。
● 熱點城市圈里的三四線城市今年房價極有可能出現上漲,如有意愿在這些城市購房的,可考慮提前出手。
● 而對于打算換房的民眾來說,也應該選擇在上半年銀行放款節奏較快的時候,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時出擊。